網絡爬文,看到很多釣友,特別是一些新入門的釣友對於調漂理解不是很準確。於是翻找資料,找到了帶餌雙鉤調的一份二步圖解資料,就拿出來與大家一起探討。同時也圍繞這個話題,進行了對於調漂的詳細討論分享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
兩步帶餌調漂法開講,以釣2目為例。如下圖(一)
第壹步:雙鉤帶餌,半水調到露2目。正常釣的時候用多麽大的餌此時調漂就用多麽大的,不能大了不能小。
第二步:雙鉤帶餌,不斷上推浮漂找底,直到露3目為到底。不到底是不會露出3目的,如果覺得沒把握,就再上推浮漂多找幾次,看露出4目5目了,肯定到底。
以上兩步妳就可以釣了,如果非要釣2目最靈的狀態,那麽就在第二步已經找到底露3目的基礎上,把浮漂往下退回壹點距離,露出2目就可以了。此時雙鉤狀態(帶餌)為下鉤輕觸底上鉤懸空,浮漂露2目,此時為最靈狀態。如想釣的鈍壹些,就把浮漂上推,露3目4目,目數越多就越鈍。
以上的兩步帶餌調漂法為粗略大體的介紹,為的是能夠讓大家壹下就能理解明白過來,說詳細了考慮的因素多了反而消化吸收不了。如果妳的要求不是很高的話,以上兩步帶餌調漂法基本上就能滿足妳大多數時候的魚情。如果確實想釣的精益求精,將浮漂調到最好的狀態,那就再看看下面的詳解吧。
調漂之前先找底。如下圖(二)
一.在半水空鉤的情況下,把浮漂調到平水(露零目)左右,露壹兩目也可,平水也可,緩慢沈沒到水中也可;
二.不斷上推浮漂,直到浮漂露出的目數,高於妳剛才半水時露出的目數即可,這就是找到底了。如,半水時調平水,找到底則肯定露出1目以上。
註解:
A.為什麽調漂之前先找底?我們的魚線雖細但也是有重量的,比如半水1米深時調的漂是露2目,釣的時候找到底水深是3米,那麽多出的這2米魚線的重量可能就會多壓掉1目,而妳卻不知道這個情況,還是按照調的兩目來釣,那麽就不準了。還有水深1米時魚餌的溶化度和水深3米時的溶化度也是不壹樣的。所以要調漂之前先找底,離底越近調的漂越準確。
B.為什麽我講的找底是要空鉤調平水,而不是掛大重量的鉛找底?在掛重鉛半水的時候,浮漂是完全沈沒於水中不露目的,我們在正常拋竿的時候,鉛墜的落點是在浮漂的前方。鉛墜往下落的時候,由於太重,風線(竿稍到浮漂這段線)會把浮漂扯住,不能跟上鉛墜的落點。所以掛重鉛時鉛墜到底時的落點和浮漂之間不是垂直的,也就是說從鉛墜到浮漂這段水線是傾斜的。掛重鉛找出的底的深度體現在水線上都是大於實際深度的。比如實際水深兩2米,妳用重鉛找底得出的水深可能是3米,鉛越重誤差越大。此時如果用掛重鉛找底得出的水深來調漂,可能雙鉤都沒離底,怎麽能調對漂呢?而將浮漂調成平水來找底,雙鉤、鉛墜還有浮漂三者之間是垂直的,能夠得出最準確的實際水深。而且將鉛皮剪到平水也並不浪費時間,因為妳早晚也得減到露出幾目來才能釣。當然如果不小心剪鉛皮剪大了成了露壹目了,也沒關系,只要找底時找到露兩目就是到底了。盡量不能把鉛墜大到讓浮漂快速的沈沒於水下,這樣找底不準。
第2步:調漂之前確定雙鉤離底
一.用浮漂最上面的那顆太空豆在找到底的位置做好記號;
二.從第1步找到底的位置,將浮漂往下移10到20厘米左右。
註解:
A.用太空豆做記號是為了後面精確找底的時候能作為參考;
B.將浮漂往下移10到20厘米,此時雙鉤和鉛墜都是懸空於水中,又最接近水底,調漂也就最準確。
第3步:開始帶餌調漂。有兩種調法。以下所說帶餌都是指與正常垂釣時所帶的餌大小相同。請參考上圖(一)
壹.雙鉤帶餌調法:雙鉤帶餌,不斷輕減鉛皮,將浮漂調到露兩目。
二.空鉤秤餌調法:空鉤,不斷輕減鉛皮,將浮漂調到露x目。然後雙鉤帶上餌,看壹下雙餌壓下去幾目,浮漂還露幾目。例如:空鉤調成6目,帶餌時浮漂變成露2目,那麽雙餌的重量就是壓去了4目。
註解:
A.雙鉤帶餌調法,適合不鬧小魚或者魚密度低時操作。缺點,慢,每次都要帶餌調,而且盡量每次的餌大小都要壹樣;優點,想要調幾目就幾目,還能帶餌打窩誘魚。
B.空鉤調法,適合鬧小魚或者魚密度大搶食時操作。優點,快,用來競技賽調漂就很好;缺點,不能想調幾目就調幾目。但只要經驗意識都到了,壹樣能調的很好。比如妳用習慣了這支漂知道這款餌能壓去3目,想帶餌露4目,那直接空鉤調7目就可以了。又如,要是妳空鉤調了7目,而雙餌並不是妳想象中的壓3目,而是2目半,那就按照露4目半為最靈點去找底就好了。知道自己的漂在帶餌時露幾目就行了,把底找對再了,壹樣能釣好。如果非要調出妳想要的目數來,那就加減鉛皮吧。
第四步:精確找底,調靈調鈍的關鍵。兩種找底法。以上面第三步的半水帶餌露2目為例。
一.帶餌找底法。雙鉤帶餌,不斷上推浮漂,直到露出3目以上為找到底。
二.空鉤找底法。將雙餌去掉後,看空鉤半水時浮漂露幾目(比如說露5目),不斷上推浮漂直到露6目以上為找到底。然後在這個位置附近,再雙鉤帶餌,精確找到浮漂露3目時的底。
註解:
A.帶餌找底法,適合不鬧小魚或者魚密度低時操作,可邊調邊誘魚。空鉤找底法,適合鬧小魚或者魚密度大搶食時用,操作稍快壹些,但不精準,需要再配合帶餌找底法精確找底來調整靈鈍,可以通過吃口的動作邊釣邊調。
B.可以用鉤上掛重物找底,如重鉛、大餌、橡皮泥等,但不特別建議,原理同第1步:調漂之前先找底的註解B。如果非要掛重物找底,盡量使重物不要太重,剛剛將漂尾壓至緩緩入水為好,或者,拋竿的時候將鉤和鉛墜的落點與浮漂的落點相同(但是可能嗎)。
C.漂好調,底難找。精確找底不是壹兩步就完成的,反復多試幾次,在把握不準的時候,可以先找到浮漂露的目數比較多確定到底的情況下,再慢慢找回去。
第五步:調靈調鈍。
壹.調靈。在到底露3目的位置上,將浮漂往下移回1目多的距離,直到浮漂露出兩目,這時下鉤輕觸底上鉤懸空,水線上的釣組是垂直的,此時最靈。把浮漂繼續往下推,就是離底,直到釣浮。此時浮漂壹直是露兩目的。
二.調鈍。浮漂往上推,露4目5目越來越頓,直到鉛墜到底最鈍。
註解:
A.在到底之後調靈調鈍的時候,並不是單純的在主線上移動1目的距離,體現在浮漂上就是1目的距離,這關系到子線彎曲度的問題,
B.由於釣點的深淺不壹,以及魚餌不可能每次大小都完全壹樣,所以漂目不可能每次都完美的保持壹致,比如想釣4目,但有時候拋竿後是3目半或者4目半。沒關系,只要能清晰的在漂目上看出魚口的變化,並能抓住魚口中魚,這就OK了。邊釣邊調,找到即好看口又能中魚的最佳釣目,就算是調對了漂,不要固執的必須調幾目釣幾目了。
C.如果妳每次拋竿後浮漂老是保持在壹個固定的目數上不變化,比如每次都是3目幾乎沒有變化。那麽妳就考慮了,是不是鉛墜到底了,或者鉤餌懸空不觸底成釣浮了,再或者魚餌到底後都化光了成空鉤了。
D.如果有風的時候,妳發現浮漂走水,而且走的時候忽高忽低,那麽基本上是鉤餌到底鉛墜懸著。如果有風走漂,但還是保持漂目不變化,那麽考慮壹下是不是釣浮了。如果有風不走水,考慮壹下是不是鉛墜到底了。基本上有風的時候,不管調的多麽鈍,只要鉛墜不到底,多少都會有些走漂的。走水時漂目忽高忽低,是因為水底不平造成的,水淺處漂目就多,水深處漂目就低,慢慢的黑漂了,那是掛底了。另,小型水域,有風的時候可能不怎麽走水,大鉤大餌與水底摩擦接觸大走水也差壹些。走水時如何調漂,不在本文討論之列。
當妳把漂調對了,只要不是競技池裏的滑口亂口魚,大多數基本上幾乎都是釣魚吸入的第壹動作,頓口,中魚!頓口,中魚!當然垂釣對象魚的鉤餌大小線組粗細等也得合適才行,還有小雜魚鬧鉤不中魚也不算哦。如果妳調的漂老是在黑漂或者送漂的時候中魚,看不出來第壹下的頓口,那麽妳的漂大多數基本上幾乎是調的過鈍了。